找到相关内容27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撄宁先生与高鹤年居士

    回诣江苏宝华参叩大霖法师,后于镇江金山寺受戒,和大定上人与融通上人同住藏经楼,白天阅藏,晚上参禅,苦修佛教各宗。   高鹤年游历广远。足迹所至,有安徽黄山、白柱、天柱、九华;浙江天目、天台、雁荡、括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3057618.html
  • 慈航法师与安庆迎江寺

    窗口继续为学僧授课。  慈航法师一生,在俗17年,出家为僧后,于大陆和台湾之外,驻锡弘法缅甸5年,马来西亚3年,新加坡4年。学于太虚大师,法接圆瑛大师。三次闭关,数年阅藏。创办佛教团体、院校、报刊,不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2062867.html
  • 煮云老和尚事略

    为依归。  来台后,上人曾两度静修阅藏,深入教海,探骊得珠,义泉涌发,辩才无碍。监于台东、花莲、澎湖等偏远地区,听闻佛法机缘殊少,故自民国四十年起,不辞辛劳,跋山涉水,率领青年弟子深入台澎各乡镇,弘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765060.html
  • 戒法的忆念及思惟

    恭敬地捧著一部大藏经,把它顶在额头上,然后念一小段或几句经文,然后才安然地外出,接著她便在车里反覆思惟这几句经文的含意。有时几乎连阅藏时间都没有,只能轻抚藏经,面对法宝而不断忆念思惟法义,在忙碌生活中...

    山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3665404.html
  • 台湾佛教院校教育第一人

    台湾佛教院校教育第一人  作者:本性  慈航法师一生,在俗17年。出家为僧后,于大陆之外,尚驻锡弘法缅甸5年,马来西亚3年,新加坡4年,台湾6年。学于太虚大师,法接圆瑛大师。三次闭关,数年阅藏。创办佛教团体、院校、报刊,不下30个。培养僧才上百人,为台湾佛教院校教育第一人,亦为推动现代中国佛教真正国际化的先驱。信仰弥勒佛,专于唯识学,兼修观音菩萨法门。一生讲、写、编、教,通俗弘法,遗著130万言...

    本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4768261.html
  • 记一段与印顺导师的因缘

    完成后,也没再抽空去探望导师老人家,倒是有机会到嘉义妙云兰若获睹导师撰写《中国禅宗史》的手稿,并参观他在那里闭关阅藏的关房。然而,导师走了!这几年在慈济证严上人及其医疗团队等细心呵护的照顾下,导师于...

    邱敏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5668494.html
  • 忍一忍就过去了嘛!

      名 人 专 访     《忍一忍就过去了嘛!》   ----轻安----   慈悲的心地永清凉   台湾灵岩山寺住持妙莲老和尚,九岁出家,二十岁于南京宝华山受戒后,即赴苏州灵岩山寺参学,以净土宗为依归。后至香港大屿山及青山闭关潜修二十年;掩关期间,阅藏念佛,并虔修般舟三昧十次.每次为期九十天,昼夜不坐、不卧,日中一食,誓证念佛三昧。是近代难得的苦行高僧,广为众人之所敬仰与尊崇。老...

    轻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31681257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大修行人定要闭关吗?

    深入经藏的门径,那么虽然闭关三年、五载,还是不可能有所成就。如为禅修及阅藏,也得已经有了禅修功夫的基础,或已经摸到了进入经藏的门径才可,否则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。 所谓大修行者的定义,应该是全心投入,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9241383571.html
  • 结夏安居制戒因缘——惜护生灵体证大道

    坐禅,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。乃至今日,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,每日阅藏读经、禅修念佛,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45988595.html
  • 五代佛教

    。从隐(后汉)通《弥陀》、《中观》、《百法》三种经论,尝为大众一日作三讲座,阅藏一遍。智佺(后周)讲《百法论》百?啾?登座多不临文,但凭记忆讲述,却极流畅详尽,阅藏三遍以为参考。 文辇(南唐)习禅,也览大藏三遍,以佛言为定量。义楚(后周)精于《俱舍》,讲《圆晖疏》十余遍,也阅藏三过,并纂成类书《释氏六帖》二十四卷,今犹存。 五代时佛教艺术无大发展。如在教煌石窟,五代所筑窟存三十三个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5943558.html